POS機支付行業前景如何(pos機支付行業前景怎么樣),本文通過數據整理匯集了pos機支付行業前景如何(pos機支付行業前景怎么樣)相關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大規模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市場進入有序發展階段。2013年之前,網購的快速發展逐漸培養了人們網上支付的習慣,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崛起。自2013年以來,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金融、航空旅行等領域推出了在線支付功能。線上二維碼支付交易規模大幅增長。2013-2016年,第三方綜合支付交易復合增長率達到110.9%。現階段,面向C端用戶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品牌滲透率處于絕對主導地位,信貸消費產品相應推出;其他支付機構大多為行業內的大客戶提供支付解決方案,建立個人賬戶體系,發展自己的電子錢包。到2017年,網絡支付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民生領域的網絡支付環節也逐漸被打通。現階段,隨著監管的收緊,市場將進入有序發展階段,第三方支付pos機市場交易規模增速將初步企穩。02: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規模結構。移動支付規模占比過半,收單銀行結算賬戶規模減少。過去,在非現金支付中,線下POS刷卡是常見的支付手段,銀行結算賬戶收單規模較高(2015年前超過50%)。隨著電子商務、O2O等領域的發展,互聯網支付已經初具規模。到2013年,其市場規模占比接近40%。自2013年以來,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快速普及極大地促進了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一方面,部分互聯網終端的支付規模轉移到了移動端;另一方面,線上掃碼支付和NFC支付的習慣,推動了移動支付規模的大幅增長。到2017年,銀行結算賬戶收單業務占比32%,網上支付總額占比68%,其中移動支付占比超過80%。03監管趨嚴,新的挑戰來了,斷直連和備付金存管相關政策正式出臺。2013年,監管部門建立了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的基本框架,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隨著銀行結算賬戶自身刷卡和洗錢風險加大,從2015年底開始,監管部門開始對備付金存管活動和支付機構業務連接系統發布規范意見,宣布逐步取消備付金賬戶利息支付,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與多家銀行系統連接。這一點在2017年1月和8月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到目前為止,準備金存款和同業清算活動的監管規則已經形成。要點如下: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全額存入指定機構的專用存款賬戶,不支付利息;支付機構受理的所有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均通過網絡平臺辦理。改變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信息流和資金流,統一直連。在原有的業務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賬戶設置在銀行,支付機構可以直接與銀行對接,處理交易信息,進行資金劃轉;由于部分中小支付機構沒有銀行支付渠道,通過互聯銀聯、頭部收單機構等機構辦理交易,直聯和互聯模式并存。政策實施后,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設置在央行之下,所有交易信息通過銀聯或網絡平臺處理,均以互聯互通的模式運行。備付金全額沉淀,第三方支付機構收益受損。在支付方和收款方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交易的過程中,賬戶內的資金流轉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因此平臺會產生資金沉淀。支付機構支付的資金

預計2017年備付金利息收入分別占頭部收單機構和中小型支付機構總收入的3-7%和30%。在準備金新政策下,這部分收入將隨著2022年1月14日100%的準備金存入央行而消失;此外,中小支付機構約20%的收入來自客戶備付金存管所做的財務投資,這部分收入也將消失。對于支付寶和財付通來說,超過6000億的備付金會全額存入,不能產生利息收入。直連后渠道成本增加,原有的渠道收入模式難以為繼。政策實施前,一些沒有直銷銀行渠道的支付機構,渠道成本較高,所以往往會對接大型收單機構。在這種模式下,中小支付機構的渠道成本降低,可以獲得大收單機構的渠道收益。直連政策實施后,所有支付機構均與銀聯連接或聯網,大型收單機構的渠道收入消失,因此必須與銀聯連接的支付機構的渠道成本增加(聯網不收費)。但由于渠道收入在大型收單機構整體收入中占比相對較低,且專門以渠道收入為盈利模式的支付機構并不多,因此斷直連政策主要影響支付機構的成本端,即增加支付機構的渠道成本。直連使得支付機構渠道建設能力扁平化,其他優勢凸顯。在新的政策環境下,不同規模的支付機構渠道端建設能力基本統一,利潤率的整體降低將重塑市場格局:支付寶和財付通憑借強大的客戶基礎和自有資金保持競爭優勢,在零售領域業務拓展能力較強,競爭優勢明顯;頭部收單機構的部分客戶資源是通過代理商獲得的,利潤的攤薄可以促使其在直銷模式下拓展客戶,因此具有良好客戶拓展能力和合作資源的支付機構具有競爭優勢;中小支付機構客戶和資本基礎較差,可能會尋求其他途徑擴大基礎服務的市場份額。擴大市場份額,擴大收入來源成為支付機構的主要應對策略。為了應對利潤變薄的影響,各類第三方支付機構都不同程度地轉移了戰略重心。中小支付機構將基礎業務向更垂直的市場拓展;頭部收購方加強商戶基礎建設搶占市場份額,或者增加商戶服務能力擴大盈利點;支付寶和財付通繼續拓展零售市場,創新金融產品。pos支付行業主要細分市場盤點01:銀行結算賬戶收單市場發展現狀2010年,監管放開支付機構,目前規模已超過70萬億元。銀行賬戶收單機構是收單機構與特約商戶簽訂銀行結算賬戶受理協議,特約商戶按約定受理銀行結算賬戶并與持卡人達成交易后,為特約商戶提供交易資金結算服務并獲取手續費收入的行為。在傳統模式下,這個業務通常是線下完成的。由于網絡支付的興起,銀行結算賬戶收單的內涵從線下拓展到線上無卡收單,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銀行結算賬戶收單市場的地位進一步提升。2010年,監管部門正式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放收單業務,實行牌照監管(銀行結算賬戶收單業務許可證或網絡支付業務許可證),改善了行業混亂的局面。至此,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成為銀行結算賬戶收單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放松管制后,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結算賬戶收單交易規模

從下圖可以看出,線下收單的交易規模從2013年的5.1萬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5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1.2%,這是一個很快的增長速度。由于談判成本高,商戶滲透率低,企業在線收單業務仍有較大的市場容量。基本盈利模式:商戶手續費是收單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大部分開展收單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主要是對B端收款業務收取費用,費率根據市場價格自行協商調整。主要服務于C端用戶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如支付寶、財付通)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發卡行的角色,清算機構可以整合其支付接口,與收單機構對接。這種機構不直接為商家接單,但在交易中也會拿到一部分手續費。收單機構在向特約商戶提供收款服務時,除手續費外,還涉及現金收款機和SaaS的銷售,根據具體情況收取費用。有競爭力的支付機構,支付渠道多,費率靈活,是主要的有利因素。在結算賬戶收單市場,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銀行是主要參與者。與銀行相比,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獲客渠道、費率、產品支付渠道、增值服務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因為其與商戶合作拓展服務商,在市場上調整收費,與銀聯/網聯對接獲取支付渠道,重視增值業務的發展。市場潛力線下支付規模的增長推動了支付機構線下收單業務的發展。2018年,線下支付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銀行結算賬戶收單市場貢獻巨大,原因有二。一是線下消費整體規模的穩步增長推動了支付機構線下收單業務的發展。隨著電商流量達到天花板,網購增速持續下滑,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電商交易場景下的競爭格局初步確定。相反,線下消費規模仍在以相對穩定的速度增長。到2017年,線下消費總額已經超過37萬億元;二是線下支付中,商家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單的比例有所上升。一方面,用戶會在更多的消費場景中使用掃碼支付、NFC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如交通卡充值、高速支付、醫療支付、線下購票支付等。);另一方面,使用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收單服務的商戶比例會增加(如小街商戶、小餐館、景區商店等。),而且不再局限于大型和連鎖商戶。盛付通市場的發展有利于支付機構線下收單業務的發展。近年來,JD.COM白條、柏華等消費信貸產品覆蓋面不斷擴大,消費者對超前消費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的消費頻率。隨著消費者消費活躍度的提高,銀行結算賬戶消費的習慣逐漸養成。2017年,國內銀盛Pay發卡規模達到5.8億張,用戶數從2013年的1.6億增長到3億,增長近90%。未來,各大銀行將通過銀盛支付卡和消費,大力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線下收單業務的發展。在線金融管理和信用發展促進了支付機構在線收單業務的發展。理財、信貸等金融服務在第三方移動支付中占比近20%,在互聯網支付中占比40%,是線上收單的主要場景。隨著監管政策的完善和市場合規性的提高,互聯網金融業務將進一步發展,帶動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金融場景的交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因此,泛在線金融服務的繁榮將有力推動第三方pa在線收單業務的發展

2017年,泛網上信貸交易規模超過10萬億元,2016-2022年復合增長率57%。線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現狀:線下移動支付有兩種方式:掃碼支付和NFC支付。直接服務于個人用戶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的支付方式有兩種:掃碼支付和NFC支付。在服務中,個人用戶需要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簽訂合同,注冊虛擬賬戶,綁定銀行結算賬戶,并授權其管理虛擬賬戶的后續支付行為。這種支付方式多用于小額、高頻的日常支付場景,比如在超市、地鐵站購物。2017年掃碼支付交易規模超過6萬億,NFC支付近50億。2017年上半年,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大力布局線下支付場景。2017年,Q1-Q2的增長率都超過了100%。截至2017年底,線下掃碼支付總交易規模已達6.4萬億元。2017年下半年,NFC相關的創新支付產品開始推出,如JD.COM閃付,為NFC支付規模提供了增長動力。可以看出,2017Q4NFC支付交易規模增長率達到55.5%。2017年NFC支付交易規模48.9億元,僅為掃碼支付的0.08%。線下支付市場的主要增長因素仍然是掃碼支付。隨著ApplePay支持交通卡綁定,公交/地鐵支持二維碼進站乘車,NFC支付有望在2018年保持50%以上的增速。在掃碼支付中,餐飲、超市占比高,交通成為新的增長點。數據顯示,2017年線下掃碼市場主要集中在超市和餐飲場景,占比分別為42.1%和41.2%。相應的,零售和餐飲行業也實現了掃碼支付的高普及率。2017年,線下消費品領域掃碼支付滲透率為71.5%,餐飲行業為68%。2017年交通行業線下掃碼支付規模占比11.1%。相對于普及率較高的零售和餐飲行業,掃碼支付普及率較低(15%)的交通行業是掃碼支付商業務拓展的主要市場。基本盈利模式的支付機構除了從B端收取交易費用,還通過增值服務獲得收入。為C端提供線下支付服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盈利模式較多,但對用戶的直接支付較少。而是在C端支付業務中產生流量、資金和數據沉淀,發展增值業務收入。具體來說,支付機構通常在一定額度內免費向用戶提供服務,超出部分收費;對于商戶,收取基礎交易服務費和增值服務費。增值服務包括:代理第三方金融產品和分享交易,提供大數據、廣告方案等軟硬件收費。此外,支付機構通過資金積累進行金融投資,獲取利息收入。在發展潛力政策的影響下,更多的商戶選擇收單服務,有利于第三方支付機構。過去,較小的商家經常張貼個人印刷碼,并使用虛擬賬戶轉賬來收款。這樣第三方支付機構就沒有手續費收入了。但在各項交易額度和分級管理政策實施后,小微商家也會使用收單服務,如官方收單碼、POS機等,以保證用戶支付成功和自身資金周轉。因此,政策的變化迫使更多的商戶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務,支付交易費用(費用由作為支付通道和收單機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按比例分成),有利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企業管理建議未來分析01行業未來趨勢1-產業鏈重組產業鏈中機構之間的聯系更加清晰。過去,在競爭態勢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上游支付渠道的競爭

2-業務層面基礎服務價格更低,價格戰可能持續,付費零費率趨勢出現。過去幾年,互聯網巨頭一直在蠶食市場,以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更多的增值服務占領了90%以上的市場。因此,第三方支付機構受到影響,降低支付服務費率,以確保自身優勢。但到目前為止,第三方支付機構除了牌照和互聯網巨頭擁有的C端流量優勢,并沒有明顯的可以形成護城河的優勢。在此背景下,2017年底,直連斷網、備付金等相關政策出臺,支付機構基礎支付業務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支付機構急需尋找新的盈利點。我們認為,在發展利潤空間較大的增值業務的初期,支付機構可能會在基礎支付業務上盈利。比如新進入者也會免費提供支付服務來獲得客戶。因此,在當前環境下,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價格戰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少數互聯網巨頭、增值業務發展勢頭良好的支付機構和新進入者將完全實現零費率,以基礎支付業務為流量入口,構建商業生態。02經營管理建議1-建立產業鏈優勢,通過外延M&A確保市場份額,為內生增長設置轉移壁壘。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戰略從擴大市場份額和尋找新的盈利點開始。市場份額的擴大可以通過并購產業鏈上下游服務商、其他支付機構以及橫向相關行業的商戶資源來完成;新的盈利點包括垂直領域的拓展和各種增值業務的發展,為商戶設置轉移壁壘,提高支付機構自身的競爭地位。業務建議2-建立各具特色的業務優勢支付機構圍繞自身能力向不同方向發展業務3-發展增值服務從大數據、金融、技術解決方案三個方面發展增值服務,增加利潤來源,提高商戶留存效果。多支付渠道、聚合支付、費率靈活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經過市場選擇后提供的基礎服務。為了提高自我差異化程度,留住商戶,同時增加收入,擺脫目前因爭奪商戶資源而導致的費率惡性競爭,支付機構應注重利用數據和商戶資源發展增值業務。增值服務大致可以分為支付大數據、支付金融和系統研發。

POS機免費接收申請。

更多pos機支付行業前景如何(pos機支付行業前景怎么樣)相關信息請關注本站,本文僅僅做為展示!